东南亚国际海运专线,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港口清关
2025-05-08 15:27:34 东南亚国际海运专线的清关效率直接影响货物周转周期,但越南的HS编码争议、泰国的SNI认证缺失、马来西亚的SIRIM认证延误,每年导致超20%的货物滞留港口。如何精准规避三国清关“隐形地雷”?接下来,飞时达快递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越南与泰国:动态监管与文件合规的博弈
越南清关的核心挑战在于政策执行的“动态性”。2025年2月18日起,越南废除低值货物免税政策,所有进口商品需提交报关单、买卖合同、进口许可证等6项文件,且海关通过ICS2系统实时校验数据逻辑。
例如,出口服装若申报货值低于市场价70%,系统会自动触发“低报预警”,要求补充采购合同及银行流水证明。
而泰国则更注重“文件链完整性”,尤其是SNI认证的强制范围扩大至电子配件、家用电器等12类商品。2025年泰国海关升级INATRADE系统后,企业需提前录入商品材质、能耗参数等数据,若技术规格书与实物检测偏差超过5%,整柜可能被要求退运。
越南海关对“原产地规则”的审查趋严。利用东盟自贸协定(AFTA)享受关税减免的企业,需确保原材料采购证明与生产记录完全匹配,否则可能面临补缴税款及10%-30%的罚款。
而泰国对“临时进口”货物的监管更为灵活,机械类设备可通过担保形式暂免关税,但需在入境后30天内提交使用计划,并每季度更新设备位置报告,避免被认定为“长期滞留”。
马来西亚:认证门槛与退运风险的双重考验
马来西亚的清关体系以“认证前置”为核心逻辑。机械类产品必须取得SIRIM认证,且2025年起新增“能耗标签”强制要求,例如电机设备需提交第三方实验室的功率测试报告,并在外包装粘贴马来语/英语双语标识。若企业从中国进口组装件,需提前向MITI申请Form J许可证,并注明零配件用途,避免因“用途不明”导致开箱查验。
马来西亚海关要求退运申请需附原始进出口报关单、质检报告及退运协议,若因质量问题退运,还需提供国际公认检测机构(如SGS)出具的鉴定书。
2025年新规强调,退运货物不得更换包装或配件,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新货进口”,需重新缴纳关税。此外,电子入境卡(MDAC)的填写准确性直接影响通关速度——企业需在货物到港前72小时提交集装箱号、封条编号及HS编码,并与提单信息完全一致,否则可能触发人工审核,延误3-5个工作日。
说到最后
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清关体系差异体现在动态监管、文件链深度及认证门槛上。从越南的货值逻辑校验到泰国的技术参数匹配,再到马来西亚的能耗标签合规,每个环节的精细化操作决定货物能否高效流转。
以上便是本期飞时达快递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飞时达快递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本文引用的政策依据越南海关总署01/2025/QD-TTg公告、泰国工业标准研究院2025年SNI认证指南及马来西亚MITI进口管理条例,具体操作以各国海关最新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