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不同时段近机位的空余时间长短、频率不同(见图3)-国际快递查询
实际运行中,影响近机位运行效率的因素众多,评价指标的选择也取决于不同场景下的具体需求。一般来说,单位时间近机位保障的飞机架次数,是反映近机位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甘特图是一天中机位使用状况的一种直观反映。我们在此将影响机位甘特图的构成回类为两个:1)航班的过站时间,2)机位使用之余的空档时间(见图1)。
随着民航局提出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各机场近几年来都在积极推进“四型机场”的建设,而其中“聪明机场”的建设对机坪的运行保障及旅客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机位作为机场的重要资源,能为旅客提供便利、舒适体验的同时,也有利于工作职员就近对航班进行地面保障工作。为了有效的提升近机位的运行效率,我们接下来将以连载的形式,分期从以下三个层面对近机位运行效率进行专题研究:
图1 机位使用甘特图的构成元素
本文为此连载的前序,主要分析国内外机场值得关注的运行现状,并先容近机位运行效率研究的初步构思。接下来我们将会结合各机场的运行特点,进行深进浅出的分析,并以多个专篇的形式与各位读者见面。
最后,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如何在现有的机场资源和港湾布局下,提升近机位的运行效率,是大部分机场即将面临的挑战。目前各机场往往通过机位分配方式的优化,适当调整同一机位前后航班最小间隔标准,以及采用飞机拖曳、跨楼过夜停放等方法,提升近机位运行效率。至于是否有其他值得国内机场鉴戒的近机位运行效率提升策略,我们也会在连载研究过程中持续探讨。
(三)近机位运行效率的提升策略。
图6 港湾内机位数与港湾滑行道数目关
影响航班过站时间的偶然因素包含天气影响、空中交通流量管制、旅客登机延误等;系统因素则包含机型大小、航班性质等固定存在的因素。例如:不同机型的最小过站时间需求、国内与国际旅客在值机流程和行李过检形式上的差异、各航司对各机型维修和组员据点的选择,都可能对航班过站时间产生影响(见图2)。
图5 部分国际大型机场港湾机位均匀周转数
以飞机拖曳为例,此效率提升策略在国内外机场均有广泛的运用。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在高峰时段拖曳比例高达7%-9%,有效的提升近机位服务的架次。同时为了避免飞机拖曳对进离港航班滑行的影响,该机场采用高速拖曳车,拖曳速度与飞行器在滑行道上的滑行速度相近。根据猜测规划,2031年亚特兰大逐日将拖曳约100个架次(见图7)。
后续我们将通过三篇连载专题的系统研究,进一步挖掘各因素对机位运行效率的影响程度,为航空业同行发掘近机位运行效率潜伏的提升空间提供新的思维方式。